廣州模具定制廠家
2019.07.16
熱處理是機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過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它可以控制模具零件的各種性能,如耐磨、耐腐蝕、磁性能等。還可以改善毛坯的組織和應力狀態,以利於進行各種冷、熱加工。本文詳細分析了中國模具熱處理行業現狀、存在問題,并提出些許對策。
中國熱處理行業運行分析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模具熱處理企業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一些大型骨乾企業的生產技術有了明顯的改觀。國際模具及塑膠五金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指出,經過30年來的發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終於形成了今日的完全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熱處理專業化生產格局。現在的熱處理行業除了生產模具及其配件以外,還包括大量的機械零部件和五金配件等。但模具熱處理仍然是這個行業的主營產品,現在仍然占有60%以上的市場份額。綜觀多年來中國模具熱處理生產的發展狀況,可謂市場導向特色明顯。
1.市場快速響應能力強
模具熱處理品種配套速度快,即從早年的小型簡單的冷沖模具,到後來有大量需求的中小型冷作模具、熱擠壓模和壓鑄模,再到精密的塑膠模具,近30年來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模具熱處理生產體系。
模具熱處理生產周期短。如今在珠江三角地區,今天送模具來熱處理,明後天完工的要求相當正常,而相當多熱處理廠家都能急市場之所急。
2.模具熱處理專業化生產程度高
許多廠家能針對所服務的模具廠產品組織專業化生產,如熱處理或專做熱擠壓模,或專做鋁合金壓鑄模,或專做塑膠成型模等。其專業化生產分工明晰,生產特色比較明顯,產品質量比較有保證,市場競爭力各有所長。
3.模具熱處理裝備更新速度快
中國制造業的迅速發展,模具生產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模具熱處理的技術進步,極大地推動了模具熱處理生產裝備的配套與完善。熱處理作為模具制造鏈上重要的一環,雖然其加工產值僅占模具產值很小的一部分,但熱處理質量對模具的品質、附加值,以及使用壽命的影響卻是關鍵和深遠的。
羅百輝表示,當前,特別是在汽車制造業和IT產業的強力拉動下,使得對模具的需求檔次越來越高。熱處理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將模具熱處理生產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高的中高檔模具上,如汽車模具、中小型精密模具和大中型塑膠模具等,以進一步發揮其產業優勢。
模具熱處理技術進步表現
1.物理冶金基礎研究成就突出
上海交通大學開發了金屬相變理論和強韌化機理的研究,對馬氏體、貝氏體的組織形態、精細結構、預相變機制,形狀記憶合金與超塑合金中相變機制都進行了深入研究。控制滲碳、滲氮和熱過程溫度、應力場的計算機模擬也是上海交通大學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工作的突出方面。
哈爾濱工業大學多年來在雷延權教授領導下堅持了金屬形變強化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對一定溫度和形變度下的金屬再結晶規律,形變熱處理後不同組織和性能之間的關系變化有許多重要結論,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和開發了一系列化學熱處理方法。形變熱處理應用的典型例子是汽輪機葉片和柴油機連桿的鍛後余熱淬火,既可節約電能,又能提高性能。哈爾濱工業大學還在金屬基復合材料、雙相鋼、銅基和鐵基形狀記憶合金和陶瓷韌化以及金屬和合金的離子鍍和離子注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2.熱處理生產技術的進步
羅百輝認為,熱處理生產技術的進步反映在滲碳技術的進步,真空熱處理技術的普及,感應加熱的廣泛應用,化學熱處理、離子熱處理、鐳射和電子束熱處理等技術均獲得成功應用,熱處理質量規范控制、熱處理專業化生產等方面均獲得迅速發展,熱處理設備制造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等。
3.熱處理標準化工作新局面
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前,熱處理標準的基礎是很薄弱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提出等效采用國際標準方針後,包括熱處理標準在內的標準工作出現了新的局面。政府各部門的標準化機構都設專人負責熱處理標準化工作。
經過近30年的努力,已制修訂出76項國標和行標。其中絕大部分內容是熱處理通用技術標準和工藝標準,不包括產品質量標準,大多數是國標的熱處理通用技術標準使得在國內和國際貿易談判中對金屬材料經熱處理後的組織和性能有了一個能公認的品質優劣的判據,產品的質量檢驗方法也有了一個共同的準繩。新制訂的熱處理工藝標準可用來嚴格控制生產條件(設備儀表精度、可靠性與維護、溫度、爐氣、加熱和冷卻介質等),是實現熱處理生產全面質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近幾年由全國熱標委會組織開展的針對熱處理專業廠的達標驗收活動提高了企業貫徹熱處理標準的積極性,改善了企業的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提高了企業的信譽、效益和核心競爭能力。